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83章 建国自立

不得不说王韩氏对人的认知可能更准确一些,杨再兴到底是没有做成王烨义子。

只做了徒弟。

当然,徒弟和徒弟也不一样,师傅和师父是两个事。

王烨便是杨再兴的师父。

正正正经磕头敬茶,然后广而告之的徒弟。

杨再兴拜师之后便从杨家搬到了齐王府,可以理解成儿徒,半个儿子,半个徒弟那种。

许贯忠曾经来信,担心王烨误人子弟,但是王烨表示问题不大。

因为杨邦义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并没有太大的自信,所以儿子是读书练武都准备着的。

如果自己能在文官中混出名堂,那自然是让儿子走仕途经济;若是不能,那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军。

当然,现在王烨看上人家了,那自然就是另外一个故事。

学成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。

如今这便是一步到位了。

王烨武艺固然不算是天下顶尖,只是靠开挂才成就了如今看上去天下无敌的江湖地位。

但武艺还是认真练的,并且练的还不错,再说杨再兴的武学基础已经打得比较好了,教起来轻松。

便是学问,王爷也不算差的,四书五经也是熟读的,二十四史也快背下来了,没办法,宗泽既然重新认了王烨这个徒弟,是万万不能容忍他不学无术的。

王烨书读的不错,尤其兵法,一直都在学的。

某种程度上来说,王烨可能是最合适教杨再兴的,文武双全的吗。

而杨再兴本身也···

很好学!

这个好学不是十二岁的杨再兴不贪玩,而是因为教的人是王烨。

王烨在梁山,那是什么地位?

简直就是活在人世间的神话啊!

杨再兴心中真正的偶像,看见王烨的时候,眼睛都是冒光的。

这种情况下,那王烨自然是教什么,杨再兴便努力认真学什么。

说抖大枪三千次,那就不会少一···

嗯~

如果少了,那只能是数没有数对。

杨再兴数学上的天分不是很好,九章算术都学不明白。

读书上只能说中规中矩,但是说学武的话~

那杨再兴可真算得上是天生的武学奇才。

和武松很像,什么武艺都上手很快,按照周侗老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